农业部农垦局
2014年4月24日
2013年,全国农垦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,紧紧围绕加快实现“两个率先”目标任务,着力推动各项改革,稳定经济社会,发挥示范带动作用,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。
一、综合
全年农垦经济实现生产总值5937.55亿元,比上年增长12.8%,连续十年保持12 %以上增速。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1750.10亿元,增长7.5%;第二产业增加值2613.22亿元,增长16.9%;第三产业增加值1574.23亿元,增长17.5%。第一、第二、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农垦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9.5%、 44.0%和26.5%。人均生产总值42996元,同比增长13.1%;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,达到12318元,扣除物价上涨因素,比上年实际增长9.7%。
二、农业
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356.34亿元,比上年增长17.1%。其中:种植业产值2144.87亿元,林业产值145.54亿元,牧业产值883.44亿元,渔业产值182.49亿元。
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为6664.83千公顷,比上年增加 154.38千公顷。其中:粮食播种面积4839.83千公顷,增加113.97千公顷,增长2.4%,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2.6%;棉花面积769.96千公顷,增加37.47千公顷,增长5.1%;糖料面积111.25千公顷,与上年持平;油料面积356.54千公顷,减少22.62千公顷,降低6.0%。
粮食产量再攀新高,实现“十连增”,主要农产品全面增产。粮食总产量达到3419.88万吨,比上年增产48.52万吨,增长1.4%;可供商品粮3041.55万吨,商品率为88.9%。除糖料外,其他农产品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。
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为26.3%,比上年降低了1.8个百分点;牲畜年末存栏总数及主要畜产品产量。
全年水产品产量150.96万吨,比上年增长9.6%。其中:淡水产品产量119.61万吨,增长9.4%;海水产品产量31.35万吨,增长10.2%。对虾产量5.21万吨,增长1.8%。
全年植树造林面积57.23千公顷,退耕还林1.10千公顷,退耕还草1.25千公顷。
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,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621.01万千瓦,比上年增长6.7%;大中型农用拖拉机17.68 万台,增长1.5%;农用小型及手扶拖拉机33.30万台,增长1.5%;联合收获机4.84万台,比上年增长5.0%。
三、工业和建筑业
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033.06亿元,比上年增长17.5%,实现利润453.99亿元,增长26.1%。实现工业总产值8117.25亿元,增长18.3%。其中:国有工业总产值1414.16亿元,占工业总产值的17.4%;非国有工业总产值6703.09亿元,占工业总产值的83.6%。其中:轻工业产值4859.24亿元,占工业总产值的59.9%。产值100亿元以上的农垦工业主要产业创产值7530.93亿元,占工业总产值的92.8%。其中产值前十位的行业是农副食品加工业1820.09亿元,石油加工、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644.42亿元,食品制造业639.13亿元,非金属矿物制品业417.49亿元,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398.08亿元,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29.54亿元,金属制品业273.44亿元,橡胶和塑料制品业271.54亿元,纺织业266.42亿元,纺织服装、服饰业261.57亿元。
年末建筑企业4325个,从业人员32.08万人,全年实现增加值580.17亿元;年末固定资产原值达301.32亿元;全年施工房屋建筑面积达80114.69万平方米。
四、运输业、批发零售贸易业、服务业及出口商品
全年共完成货运量24.23亿吨,客运量4.02亿人,实现营业收入353.86亿元。
年末批发零售贸易业、住宿餐饮业、服务业营业单位总数11.72万个,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72.25亿元,营业用房总面积2651.26万平方米,从业人员89.80万人,全年完成商品销售额和营业收入5720.82亿元。
全年出口供货商品总金额838.00亿元,比上年增加81.96亿元,增长10.8%。出口商品供货总额超过10亿元的垦区分别是: 新疆兵团589.27亿元、广东57.59亿元、黑龙江40.11亿元、湖北34.21亿元、江西30.16亿元、辽宁27.80亿元、广西12.76亿元和河北10.01亿元,上述8个垦区出口金额合计达801.91亿元,占全国农垦出口商品总金额的95.7%。
五、科技、教育、卫生
年末全系统拥有科研单位368个,职工2.38万人,其中,科技人员1.55万人。全年科研经费29.87亿元,增长4.3%;其中,国家拨款7.23亿元,占科研经费24.2%;企业自筹12.44亿元,占科研经费41.7%。
各类学校1345所,教职工10.07万人,在校学生110.66万人,当年毕业生30.78万人。其中:普通中学321所,在校学生24.64万人,当年毕业生9.24万人;小学690所,在校学生44.25万人,当年毕业生8.74万人。
医疗单位5399个,其中:医院1051所,疗养院6所;医务人员7.6万人,其中:医生2.96万人,病床6.54万张。
六、固定资产投资
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996.28亿元,比上年增加674.37亿元,增幅为20.3%;当年新增固定资产2494.95亿元。其中:第一产业投资额415.01亿元,占投资总额的10.4%;第二产业投资额2026.24亿元,占投资总额的50.7%;第三产业投资额1555.03亿元,占投资总额的38.9%。全年国有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321.38亿元,占投资总额的33.1%。
新增固定资产主要是:大中型拖拉机14933台,小型及手扶拖拉机8022台,联合收割机4828台,农用运输车2581辆,水库26座,橡胶定植9.65千公顷,输电线路4484公里,学校用房277.35万平方米,住房70384.07万平方米。
七、人口、就业和劳动工资
年末农垦系统总人口1412.74万人,比上年增加51.53万人, 增长3.8%;全年人口出生率为7.6‰,人口死亡率为10.6‰,人口自然增长率为-3‰。
年末社会从业人员669.58万人。其中:第一产业334.22万人,第二产业161.10万人,第三产业174.25万人,分别占社会劳动者总数的49.9%、24.1%和26.0%。
年末职工323.96万人,其中:在岗职工298.02万人。全年工资总额1235.56亿元,职工年平均工资27660元,增长13.2%。
八、绿色、有机食品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
年末全系统种植业绿色、有机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数达到976个, 带动种植农户数达到54.05万户。其中:绿色A级农作物种植面积1741.70千公顷,产量1280.96万吨。绿色、有机、无公害茶叶认证数60个,从事种植农户数达到 4.77万户。其中:绿色A级面积4.16千公顷,产量3443吨。绿色、有机、无公害水果认证数达到115个, 从事种植农户数达到5万户。其中:绿色A级面积49.81千公顷,产量17.92万吨。
九、资源消费
主要资源消费量中:钢材388.57万吨,比上年增长5.1%;木材344.48万立方米,减少8.7%;水泥1958万吨,增长 5.4%;煤炭4891.22万吨,增长25.8%;成品油302.92万吨,减少6.0 %;电782.67亿度,增长35%。万元生产总值消费钢材0.065吨,比上年减少7.1%;万元生产总值消费木材0.058立方米,比上年减少17%;万元生产总值消费水泥0.330吨,比上年减少8.3%;万元生产总值消费煤炭0.824吨,比上年增长8.4%;万元生产总值消费电力1318度,增长15.4%;万元生产总值消费成品油0.051吨,比上年减少15%。
注:
1、农垦生产总值、各产业增加值、工农业总产值等价值指标均按现价计算,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。
2、公报数据如有出入,以《中国农垦统计年鉴》为准。
(信息来源:中国农垦信息网)